新闻资讯

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赤水河谷考察团莅临赤水曾氏晒醋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调研赤水曾氏晒醋
徐麟在遵义市调研旅游产业发展
乡味|赤水晒醋:黔北秀水出“酸”香
【人民日报】传统老字号 呈现新风貌:赤水晒醋非遗技艺传承人曾泉霖——坚守匠心 探索新路
醋的妙用
醋的种类太多,做菜不知用哪种?教你4句口诀,让你正确用醋做菜!
“醋”不及防·与你相遇---赤水市天台幼儿园大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李睿一行莅临赤水曾氏晒醋公司调研
陈醋、香醋、米醋······差别这么大,你用对了吗?

联系我们

泸州尧坝镇曾氏晒醋产业中心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古镇224号

电话:13049548885

QQ号:3518725907

邮箱:3518725907@qq.com

网址:www.ybzssc.com

    食醋曲种的演变

  • 作者:曾氏晒醋来源:www.ybzssc.com发布:2020-07-25浏览量:348

中国古代酿造食醋所采用的曲种主要是以根霉为主的白色曲饼和以米曲霉为主的黄色曲两类。唐代《四时篆要》中记载的制醋用曲基本继承了(齐民要术》中被称作黄衣的米曲霉散曲和根霉饼曲,并开发出了新品种将糙米和大麦分 别制成米曲霉散曲,并采取曲及面饼同时分批投入的工艺,改进了《齐民要术》中一-次投曲、分批投面饼的工艺,使得不会发生-次投曲高糖抑制酵母的现象,也可保证发酵时酶活性和发酵微生物的充足,这是制曲技术的进步。


宋代酿酒用曲已全部改为生料,而制醋原料处理依然采用常用的蒸熟法,因为熟料更适合于米曲霉的生长和产酶,除米曲霉外,还开发了新的曲种,” 东阳曲酒方”就采用了新的根霉曲种。除曲种的增加,宋代的酿醋工艺也已经较前代成熟得多。(事林广 记》中的” 麦黄醋法"就是将原料小麦全部蒸熟制成米曲霉散曲,所采用的工艺是全曲制醪发酵制醋工艺浓醪复式发酵,也称之为“全曲醋”。此外,还开发了以饴糖为原料的糖稀醋和以酒糟为原料经全固态发酵法制成的酒糟醋。


元代的制醋工艺已基本形成了用什么谷物制醋就用什么谷物制米曲霉曲的规律,大都使用单一米曲霉散曲而不是使用饼曲了,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对醋的风味有了更高的要求。《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中记载了中国最早生产麸曲进行液态发酵的“造麸醋法"。《易牙遗志) 中还有用白曲生产大米醋的记载,以及中国南方传统玫瑰米醋酿造方法的最早记载。元代的酿醋工艺已经基本达到或非常接近现代传统工艺的水平,明清两代发展不大,差距主要在制曲技术上。


按照曲种的不同,传统的食醋酿造工艺以大曲醋、小曲醋为主。应用于食醋工业的曲,除传统工艺的名醋仍采用大曲或小曲外,都已使用纯粹培养的麸曲,占食醋产量的75%左右。大曲是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原料制成的砖型曲,多使用生料。小曲是以生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辣蓼草粉,有的添加中草药(药曲), 利用添加曲母粉(优质陈曲作种曲)的方法,加适量水,制成小饼状,在人工控制温度条件下培育而成的米粉曲,形状较大曲小得多,绝大部分仍未形成工业化生产。使用小曲常配用米曲霉麦曲以提高风味,以前多采用生大米制米曲霉曲,现多改为用熟料制曲。米曲霉麦曲的最初形式是生麦的米曲霉散曲,称作草包曲,但其制作麻烦、使用很不方便,还需要大量稻草,后开发了“闹箱曲”及米曲霉大曲,使得生产及使用都较方便了。

推荐新闻
教师节!赤水二小教职工走进赤水曾氏晒醋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乡味|赤水晒醋:黔北秀水出“酸”香
曾氏晒醋公司面向社会诚聘英才
赤水曾氏晒醋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专题片
【非遗过大年】走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晒醋制作技艺
贵州省工信厅副厅长敖鸿一行莅临赤水曾氏晒醋调研
官宣: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示结束!曾氏1人上榜!!
消费日报:“百年技艺,不可断流”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执法检查组到赤水曾氏晒醋检查调研
赤水第二小学到赤水曾氏晒醋旅游景区开展研学活动